> 公司动态
NEWS 在线阅读
您的位置:首页 > 在线阅读

原创:境界课程分享----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

         佛法讲:往昔所做诸恶罪,皆因贪嗔痴所累。佛认为,人类的种种苦难(如烦恼、争斗等)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、怒心和愚痴心,即所谓“三毒”。也是人类身、口、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。其实,贪欲是对名声、财物等自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;怒是对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,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;愚痴是指愚昧无知、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。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,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、仇恨不已,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。佛陀教导我们要“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”,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,去除贪欲心、怒心和愚痴心,净化自己的心灵。而在具体实践上,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,以慈悲去转化怒心,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。佛认为,“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”。

 

       万念之想在于贪,所谓贪即贪恋名声、利益、钱财、女色等等自己喜好的东西,一味地追求甚至执着。有些人得到的远远大于了他的需要,但是还是在不断地求索,这就是贪的一种表现。由于受到了这些利益的诱惑,人可以不顾一切,人可以杀人越货,人可以不顾礼义廉耻,人可以放弃基本原则为利益所左右,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与外界相接触就必然会对应产生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的感觉,这些感觉均能引起人的欲望,进而爱之,成为贪心的根源。爱,本身没有过错,但是过分地爱,强烈的占有欲即可成为贪。由于有了贪心,人才会烦恼丛生。比如同样对于金钱和女色来说,修行之人和凡人都会有喜爱之心,不同的是凡人会动手取之,修行之人会戒之。因此,对于贪,用戒来它是最合适的。现在人有人贪赌、贪烟、贪肉等,其实我们可以从戒开始,来修炼我们的贪心。

 

       由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,满足不了对应贪,所以就开始怪罪别人,嗔怪之心油然而生。贪不到就不高兴,进而生气嫉妒那些得到之人,进而就嗔。想的多了,会带到行为上,人就会变的怪怪的,久而久之,当别人觉得某人行为和环境、事件不协调时,或者说在与人交往时,嗔心重的人,会让人觉的很奇怪,因为一般人认为,我没有得罪他,他为什么害我?由于嗔怪之心,致使仇恨和打斗甚至互相残杀都出现了。过去有人说,当你准备发怒的时候,一定要停5秒钟再说话,这其实就是借用了佛家的定力。对应嗔的最好方式是定。有了定

 

      由于过分的嗔怪,人开始变得痴迷起来,开始变得不明智,开始出现冲动,开始出现执著心,痴,佛称无名,指心性迷暗,愚昧无知,一个不明智的人,可以做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决定,可以说出各种稀奇古怪的话。看不透事理,原因在于不明。我过去用看见、觉察、觉醒、觉悟作为明心见性的案例,看见是所有动物的基本能力,这是最低级的,觉察是指在看见的同时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周边事物,比如看见一块石头,而觉察是可以观察到石头的形状,位置。觉醒就是在觉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考,再说石头,觉察可以看到石头的形状和位置,觉醒就是看到石头位置的危险性,会不会掉下来,要不要躲避。觉悟就是在觉醒的基础上的反思,再说石头,比如发现这么多石头处于危险的地步,就要考虑这里要不要呆下去,下次要不要走这里。佛家说明心见性,就是如此,人要醒觉自己,就是一个开悟的过程,只有戒掉贪念,才会产生定力,才会消除嗔怪,没有的嗔怪,人就不会你、我之心,才会真正的精心,才会有慧根。

 

       人生有七情六欲,贪嗔痴恨恶欲,之所以有贪嗔痴,就是因为“无明”,缺乏圆满智慧。有贪嗔痴的人因为“大脑不转个”,所以才有贪嗔痴;,贪就是要告戒你做人要知足,嗔就是告戒你千万别随便动怒,痴告戒你做事时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,恨就是要你己所不欲,勿施与人,恶就是要让你知道凡事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人,欲则是让你在关键时候压制自己的欲望...

 

     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,修行就是自我醒悟的过程。